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職場溝通表達學習
課程背景:
職場中,信息指令傳遞的基本就是溝通,它是工作職責非常大的部分。作為一個商務人士,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溝通,無時不刻不在溝通,但對于很多人而言,溝通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比如,以下場景你是否經(jīng)歷:
在溝通中,你說的話常被人誤解嗎?
在溝通中,你聽懂別人話里的本身含義及弦外之音了嗎?
在溝通中,你的表達是否沒有邏輯,沒有條理,讓人聽不明白?
在溝通中,你回答別人提問是否經(jīng)常感到大腦空白或者噼里啪啦講了一大堆但別人就不知道你究竟在表達什么?
本課程以管理者和基層員工為核心,通過有條理有邏輯的表達以及溝通的心理學原理,360度各個維度訓練,全方面提升組織的溝通能力。一方面,能在最短的時間全方位幫助員工應對挑戰(zhàn)、破解難題,另一方面,在幫助員工職業(yè)生涯朝有利方向發(fā)展的同時,快速提升表達能力及人際關系。
課程收益:
高效表達:學員能夠運用準確性、概括性、邏輯性、結構性,4大*度全方位提升表達力;
對上溝通:學員能夠運用積極傾聽法,傾聽3步曲、傾聽非語言技巧進行高效傾聽;
高效提問:學員能夠上堆下切法愉快的展開溝通話題,運用問答贊使對話順暢進行,運用引導式提問法引出溝通的關鍵主題;
高效激勵:學員能夠運用溝通激勵法則、贊揚、批評,應對一些職場團隊管理問題。
課程對象:企業(yè)高中基層管理人員、管理干部、內訓師、員工骨干及需要經(jīng)常溝通的人員
課程大綱:
交互教學:講師講授 案例分享 視頻多媒體相結合
互動演練:現(xiàn)場練習 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 成果輸出
第一講:平行溝通表達
表達存在的問題
1.詞不達意
2.重復啰嗦
3.條理不清
案例:秘書匯報工作
二、表達的準確性
1.*性
2.具體性
3.復述性
案例:諸葛亮下達任務
訓練:準確的說出一個地址
三、表達的概括性
1.關鍵句法
2.關鍵詞法
3.關鍵字法
訓練:概括性表達圖片內容
四、表達的條理性
1.條理性之分類法
2.條理性之三點論
3.條理性之兩點論
4.條理性之案例法
案例:莫言演講、任正非答記者問
訓練:三點論表達訓練、兩點論即興表達訓練、案例法即興表達訓練。
五、溝通聊天技巧
1. 上堆式
2. 平行式
3. 下切式
練習:小組對練、成果展示
第二講:對上溝通技巧
一、常用思維
1.慣性思維
2.線性思維
3.結構化思維
二、基本特征
1. 金字塔原理
1)麥肯錫&金字塔原理
2)30秒電梯演講
3)為什么要使用金字塔原理?
案例:你能用30秒介紹你的公司嗎?
2. 四個基本特征
1)結論先行
2)以上統(tǒng)下
3)分類清楚
4)邏輯遞進
案例展示:麥肯錫PPT演示
三、MECE原則
1. 不遺漏
2. 不重疊
案例:小紅交報告
四、縱向結構
1. 自上到下
2. 自下到上
案例:媒婆相親
五、橫向結構
1. 演繹推理
2. 標準式
3. 常見式
4. 歸納推理
5. 工具的理解
案例:降低成本、王陽明先生格竹
溝通“五力”
1.服從能力
2.表達能力
3.幽默能力
4.請示匯報能力
5.贊美能力
6.共情能力
案例:威廉.詹姆斯法則
訓練:對同事進行贊美
矛盾處理
1.不滿時如何去說
2.正確的應用批評
3.如何給領導糾錯
4.修復與領導裂痕
5.如何幫上司解圍
案例:曹操割發(fā)代首
訓練:溝通案例訓練
第三講:對下溝通技巧
一、原則
1. 溝通出干勁
2. 溝通出凝聚
3. 溝通出情懷
4. 溝通出信任
案例:桃園三結義
一、同頻
1. 傾聽心聲
2. 職場師徒
3. 適當引導
4. 關心下屬
5. 下達指令
二、激勵
1、激勵的作用
2、激勵的原則
3、尊重與認同
4、激勵的方法
5、激勵的技巧
案例:阿里巴巴 福特公司 愿景激勵
三、贊揚
1.獎罰原則
2.贊揚技巧
3.具體贊揚
4.背后贊揚
四、批評
1. 注意事項
2. 批評技巧
3. 批評流程
4. 三明治法
5. 溫柔一刀
案例:潤、切、塑原則
五、矛盾
1. 化解沖突
2. 發(fā)怒原則
為他抗責
職場溝通表達學習
轉載:http://www.isoear.com/gkk_detail/287475.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毛劍
溝通技巧內訓
- 四把鑰匙--團隊高品質溝通 程平安
- 銷售360度內外溝通技巧 曹勇
- 高效率時間管理與團隊溝通技 李彥池
- 《行為風格辨識與管理溝通》 吳昊(
- 《可復制領導力》翻轉課堂— 李曉慧
- 目標達成與協(xié)作溝通 曹勇
- 高效溝通與問題解決 趙海云
- 《結構化職業(yè)能力》 職場人 吳昊(
- 3.0-第一性原理問題分析 劉成熙
- 有效邀約與客戶拜訪溝通 曹勇
- 打破部門壁壘-跨部門溝通、 蔣麗娜
- 《非暴力溝通》 張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