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基于各級教育機構實踐的體育教研績效考核表核心框架,綜合教學、訓練、科研、社會服務等多維度指標設計,適用于中小學體育教師及教研員:
一、師德師風(權重15%-20%)
1. 職業(yè)操守
2. 育人實效
二、教學常規(guī)(權重30%-40%)
| 考核內容 | 評價方式 | 評分標準 |
|-|-
| 教學計劃與備課 | 教案檢查、教研組評議 | 計劃科學性、分層教學設計 |
| 課堂教學質量 | 學生評分(附表)、督導聽課 | 課堂組織、安全措施、目標達成率 |
| 學生體質提升 | 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對比 | 合格率/優(yōu)良率年增幅≥5% |
| 課外活動組織 | 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記錄 | 出勤率≥95%,活動創(chuàng)新性 |
> 示例學生評分表(部分):
三、訓練與競賽(權重20%-30%)
1. 運動隊建設
2. 人才輸送
四、教研與專業(yè)發(fā)展(權重15%-20%)
1. 科研成果
2. 培訓與進修
五、社會服務(權重5%-10%)
考核結果應用
1. 績效掛鉤:
2. 職業(yè)發(fā)展:
說明:各地可結合學段差異調整權重(如小學側重基礎教學,高中強化競賽成績)。完整考核表示例可參考:[績溪縣荊州中學考核方案]、[臺北市教練員績效評量基準]。
轉載:http://www.isoear.com/zixun_detail/45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