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績效考核周期設置
1.分層設計(不同層級差異化管理)
管理層:通常采用年度考核,側重長期戰(zhàn)略目標達成與領導力評估。
基層員工:多采用半年度或季度考核(如制造、研發(fā)崗位),確保及時反饋與改進。
示例:臺達電子在制造業(yè)中,基層員
一、績效考核周期設置
1. 分層設計(不同層級差異化管理)
管理層:通常采用年度考核,側重長期戰(zhàn)略目標達成與領導力評估。
基層員工:多采用半年度或季度考核(如制造、研發(fā)崗位),確保及時反饋與改進。
示例:臺達電子在制造業(yè)中,基層員工常見半年周期,而互聯網相關業(yè)務部門可能縮短為季度。
2. 員工類別差異
SHRA類員工(行政/支持崗位):周期為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年度評估。
EPS類員工(專業(yè)/技術崗位):周期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兼顧項目節(jié)點與長期目標。
?? 二、考核流程關鍵步驟
1. 目標設定階段
周期初由主管與員工共同制定SMART目標(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有時限),并錄入電子系統(tǒng)(如Wolfpack Performance Program, WPP)。
2. 中期檢視與反饋
半年度或季度進行進度回顧,通過系統(tǒng)記錄調整目標,確保與業(yè)務變化同步。
3. 期末評估與評級
考核結束前1–2個月啟動正式評估,包含自評、主管評核及跨部門反饋,最終評級關聯薪酬調整。
三、周期設置依據
1. 業(yè)務特性
制造業(yè)注重生產穩(wěn)定性,故采用半年/年度周期;研發(fā)部門因項目迭代快,可能縮短至季度。
2. 管理成本與效能平衡
頻繁考核(如月度)增加行政負擔,易導致“考核疲勞”;周期過長則延遲問題改進。臺達通過數字化工具(如OKR系統(tǒng))提升效率。
3. 戰(zhàn)略對齊需求
高管考核與ESG長期指標(如減碳目標、研發(fā)投入)掛鉤,需年度周期衡量成效。
四、考核結果應用
薪酬調整:年度調薪預算3%–8%,研發(fā)崗優(yōu)于市場水平,績效評級直接影響幅度。
長期激勵:2023年起推行持股信托計劃,綁定高管與公司長期績效(需持股5年)。
發(fā)展計劃:低績效者啟動改進計劃(PIP),高潛人才納入梯隊培養(yǎng)。
不同類別員工的考核周期概覽
| 員工類別 | 考核周期 | 起止時間 | 側重點 |
|--|-|--|--|
| 管理層/高管 | 年度 | 自然年/財年 | 長期戰(zhàn)略、ESG指標 |
| SHRA類員工 | 年度 | 4月1日–次年3月31日 | 職責達成、行為標準 |
| EPS類員工 | 年度 | 7月1日–次年6月30日 | 項目成果、技術創(chuàng)新 |
| 制造/研發(fā)基層 | 半年度或季度 | 按業(yè)務節(jié)點靈活設置 | 生產效率、技術改進 |
總結
臺達的績效考核周期以業(yè)務適配性為核心:
基層崗位縮短周期(季度/半年)提升響應速度,管理層延長周期(年度)確保戰(zhàn)略深度。
通過數字化系統(tǒng)(如WPP)與分層設計平衡效率與深度,避免“一刀切”弊端。
結果應用緊密關聯薪酬與發(fā)展,形成“目標–考核–激勵”閉環(huán)。
如需具體部門(如研發(fā)/制造)的細則,可進一步參考臺達內部文檔或人力資源政策手冊。
轉載:http://www.isoear.com/zixun_detail/44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