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國藩領導力的核心——拙誠
曾國藩的領導力核心是“拙誠”?!白尽币馕吨_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做,“誠”則是實心實意地行事,知一行一。他并非天資聰慧之人,左宗棠評價他“才略太欠”,是個“書憨”;梁啟超也說他在當時的賢杰中稱最鈍拙,他自己對自身也有清晰認識,覺得自己“生平短于才”“自問僅一愚人”。
在處理湘軍內部關系時,他也秉持“拙誠”。很多人誤解曾國藩為權謀之人,但他領導力的源泉是“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集團領導者的風格影響集體風氣,若領導者用權術,團隊會充滿權謀斗爭。曾國藩對待下屬不用權術,他認為“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倡導對同事、下屬推心置腹。
二、曾國藩中國式領導力的其他要素
- “重”——厚重、穩(wěn)重 在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下,領導者應具備厚重、穩(wěn)重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yǎng),正如呂坤在《呻吟語》中所說“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這一特質有助于領導者在團隊中樹立威望,給人以可靠、值得信賴之感。
- “耐”——耐煩、耐心 “做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對于領導者而言,情緒化反應是不成熟的表現。領導者常常會面臨不想做某些事、見某些人卻又必須去做、去見的情況,還會遇到事情莫名無法推進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像曾國藩所說的那樣耐得住煩躁、控制好情緒、調整好心態(tài),做好情緒管理。
- “渾”——渾含、渾厚 精明是領導者的第一層境界,而渾厚是第二層境界。曾國藩認為“精明亦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渾”體現的是一種包容的境界,領導者不能過于精明外露,要懂得包容團隊成員的不足和錯誤,這樣才能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
- “明”——明白、清醒 “辦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明”對領導者領導行為的成敗具有根本價值。優(yōu)秀的領導者是高明與精明的集合體,要能夠清晰地洞察事物的本質,明確目標和方向,做出正確的決策。
- “辣”——潑辣、果斷 眼明還需手辣,“辣”是一種決斷力。在關鍵時刻,領導者要敢出手、敢拍板、敢下決心、敢承擔責任,這是成大事者必備的素質。缺乏這種決斷力,可能會錯失良機,導致事業(yè)發(fā)展受阻。
- “慎”——謹慎、自制 “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領導者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自制的意識。自制是一種美德,能讓領導者避免沖動行事,在決策和行動中保持謹慎。
- “勤”——勤奮、勤懇 “勤字為人生第一要義”,領導者應以身作則,勤奮工作。勤奮的領導者能夠帶動整個團隊積極向上,激發(fā)團隊成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 “實”——扎實、樸實 領導者要具備扎實的業(yè)務能力和樸實的工作作風。扎實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基礎,樸實的作風能夠讓領導者貼近團隊成員,更好地了解實際情況,做出符合實際的決策。
- “暇”——空閑、從容 領導者要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一種空閑、從容的狀態(tài)。這并不是說領導者可以偷懶,而是要在面對各種復雜情況時能夠保持鎮(zhèn)定,有條不紊地處理事務。
- “裕”——寬裕、坦蕩 領導者的內心要寬裕、坦蕩,對待同事和下屬要胸懷寬廣,不斤斤計較。這樣的領導者能夠贏得團隊成員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團隊的團結和穩(wěn)定。
- “恕”——恕道、寬容 領導者要懂得恕道,具有寬容之心。團隊成員難免會犯錯,領導者應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幫助他們改正錯誤,這樣能夠增強團隊成員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 “強”——倔強、剛強 領導者需要有倔強、剛強的品質,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輕易退縮,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
三、曾國藩領導力中的理念與使命感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封建王朝處于末世,統治集團腐敗,士子逐利,軍隊將帥貪婪平庸。他認為要挽救局面不能僅著眼軍事,更要解決人心問題,需要重建社會價值體系,而這關鍵在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他倡導以“忠義血性”為核心的理念,激發(fā)天良、改變人心,號召有識之士以“舍身衛(wèi)道”“殺身成仁”的精神投身于挽救危局的事業(yè)中。這體現了對于領導者而言,理念以及由此產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具有核心地位。
四、曾國藩領導力的現代啟示
雖然曾國藩身處封建王朝時期,但他的領導力智慧對現代仍有諸多啟示。在現代企業(yè)或組織中,領導者同樣需要秉持“拙誠”的理念,真誠對待員工,腳踏實地開展工作。例如在團隊管理中,“重”“耐”“渾”等特質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團隊文化,領導者的穩(wěn)重、耐心和包容能夠讓團隊成員感受到尊重和支持?!懊鳌薄袄薄薄吧鳌钡人刭|在決策過程中至關重要,清晰的洞察力、果斷的決策力和謹慎的態(tài)度能使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扒凇薄皩崱钡绕焚|則能激勵團隊成員積極進取,扎實工作。而且,領導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能夠為團隊指引方向,激發(fā)團隊成員的內在動力,共同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傊?,研究曾國藩的領導力名言,有助于現代領導者提升自身領導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團隊。
轉載:http://www.isoear.com/zixun_detail/203197.html